传木铎金声,展京师风范,讲述北师大人自己的故事。
夏星辉(左三)与学生们在一起
夏星辉,环境学院教授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,曾入选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和“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”,2015年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,201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。主要从事流域水环境研究,重点研究水-沙-污染物/碳氮等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。主持国家“973”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。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,同时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,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。以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,其中《环境科学与技术》等TOP刊物论文36篇。
当提起科学家时,我们往往会想到什么?戴着一副度数不低的眼镜,不苟言笑,而且,似乎总是男性居多。然而夏星辉,她是不同的。
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记者,我不仅有幸听她的课,还拥有很多与她面对面交谈的机会,因此,我被她深深吸引。她思维很快,表述清晰,却也不会带给你紧张感,甚至她总是会为你考虑得更周到些。她身材中等,一头的短卷发,说话时嘴角总噙着一抹微笑,语速适当,优雅又温柔。在提到自己的成果时,她的眼睛里是满满的欣喜与自豪;提起对待学术的态度,理性和踏实是她强调的重点;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,她的言语间充满感恩。她的身上,是知识沉淀下的优雅和阅历带来的从容。
在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中,她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二等奖。她说,“我只是热爱科研,每每看到成果出来,总能给我莫大的鼓励。”这就是夏星辉,中国环境学一名优雅的“科学匠人”。
“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脚踏实地”
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,她十分理性。“我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脚踏实地。”在采访的过程中,夏星辉多次提到这句话。
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,曾入选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和“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”,2015年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,2016年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……她用这份漂亮的履历告诉我们,在科研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,只有脚踏实地,才能一步步迈向科研的高峰。
无论是在课堂上,还是在野外采样的过程中,她总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,并在遇到困难时理性思考问题的来由,将挫折变成科研过程中的宝贵经历。
在一次采集水库沉积物样品的过程中,科研小组租了一辆体积较大的客船,当时水面上风平浪静,干扰较小,但大家却始终无法使船在采样点稳定住,这样就很难采到需要的沉积物样品。一直拿着采样仪器的男生累得满头大汗,大家刚刚来到野外时还是欢欣愉悦,后来就变得垂头丧气起来。见此情景,夏星辉便鼓励大家不要急躁,应该积极思考,找出原因。终于,同学们发现由于船体积过大,而且配备的是自动引擎,即使在无风的水面,位置也难以固定住。于是,大家当即决定换成一艘手动控制的小船,终于成功稳定在采样点,采到了实验所需的样品。
夏星辉后来常常在自己的课堂上提起这件事。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们,在科研上遇到困难首先要善于思考,而不要畏惧退缩。
这只是夏星辉科研过程中的一件极小的事,但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她对待华球体育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一贯秉持的理性认真、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。
她和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课题是“流域水沙条件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”,这一课题在环境生态领域一直少有人问津,但在夏星辉眼里,却是她认定一定要做好的大问题。在采访过程中她这样说道,“我不会追求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,而是更关注当前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,只要存在,其背后隐藏的科学问题就值得我去研究。”
世界上许多河流具有高泥沙含量的特征,我国尤为突出,黄河就以多泥沙著称,但目前现行地表水质量标准、水质监测规范以及水污染防治技术不适用于高含沙河流,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。因此,夏星辉团队针对这一国家重大需求,以我国河流的主要污染物(耗氧性有机污染物、有毒有机污染物、含氮化合物和重金属)为研究对象,以黄河、长江和海河为研究重点,阐明了泥沙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,揭示了泥沙对水质的影响机理,剖析了泥沙对水质评价的影响,取得了开拓性和系统性的创新性成果,共发表了SCI论文110篇,8篇代表性论文总他引900余次。成果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、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“为学生播撒知识的种子“
当看到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,取得优异成绩,实现人生价值时,曾经是他们导师的我真的感到无比高兴。”在第三十二届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获得表彰时,夏星辉这样说道。
脚踏实地,不仅如此要求自己,同样的,她也如此要求学生。她提到了自己教学育人的方式方法,“我非常愿意指导本科生做科研项目,通常会让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开组会,鼓励他们在本科期间培养较好的科研素养,这也是我作为北师大教师该做的事”。
对于有志做科研的同学,夏星辉总是悉心教导。她说:“首先一定要打好专业理论基础,然后是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,并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锻炼逻辑思维,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是锻炼文字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,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成果并将它完整准确地描述出来。”
而夏星辉的课堂上也总是坐得满满当当,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。她的学生这样评价她,“夏老师讲课时语速不紧不慢,对我们像邻家姐姐一样平易近人,像慈祥母亲一样细心呵护。作为一名优秀教师,她令我们受益匪浅。”
“我是一名真正的师大人”
1992年,夏星辉从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本科毕业,来到北师大环境华球体育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所攻读硕士。北师大环境华球体育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所是由我国著名环境保护专家刘培桐先生创建,也是当时国内最好的环境研究所。她坦言,自己在本科期间就一直向往能够来北师大继续深造。经过努力,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师大,师从许嘉琳教授。
“许老师是一名严师。”
夏星辉回忆道,“这种严格的要求培养了我,给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。”
1998年,夏星辉在北大取得博士学位,应母校邀请,她回到北师大环境学院任教。从此,她与北师大结下不解之缘。至今,她在北师大任教已有十八年。
“我非常热爱北师大,是北师大成就了我;我非常热爱环境学院,是环境学院给了我各种锻炼的机会,引领着我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。我是一名真正的师大人。”
她在师大成长,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中外,从一名青涩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从容淡定的科学家。她活跃在师大的讲台上、实验室里,或是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大河间,抑或辗转于学术会议,她的工作、生活忙碌而充实,单调却不枯燥。
如今的夏星辉,认真踏实,严于律己,执著地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。她总是从容不迫地在科研的高峰上不断攀登,从不妥协,从不畏惧,哪怕这座高峰后是更高的山,这条路的尽头还有更远的征程。她的安静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,她的不争里是对真理的渴望,她的随和里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。她也期待着,有更多有志中国环境事业的青年们,能够坐得住“冷板凳”,踏踏实实地去探索更多的真理。